蔡化,海康機器人國內營銷副總裁
海康機器人國內營銷副總裁蔡化在分享海康機器人市場情況時提到,海康機器人自2016年成立以來,始終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9.4億元,同比增長26.16%。業績增長主要來自于汽車汽配、3C電子、光伏、鋰電等行業。
回顧2024年,蔡化分享了海康機器人的市場應對策略。他認為,首先要有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和靈活適應性,善于發現市場需求,并能迅速調整戰略應對。其次,要具備創新能力,能夠持續進行技術、產品方案的創新。在此方面,海康機器人構建了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兩大技術平臺,在算法設計、軟件設計和硬件設計等核心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打造了一支擁有豐富的跨學科知識儲備與行業實踐經驗的研發團隊。再次,具備完善的服務體系,能夠及時響應客戶需求。海康機器人已在國內設立十余家區域分公司,下設30余家辦事處,同時建立40余家售后服務網點,研發及技術支持服務區域化下沉,為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響應服務。
展望2025年,蔡化認為,在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機器視覺技術的進步催生新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機器視覺市場將迎來顯著增長。例如2.5D視覺能夠僅憑單光源有效去除背景干擾和表面反光影響,以更高的對比度呈現劃傷、凹凸、臟污等一系列缺陷,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3C電子、汽車制造、光學元器件、金屬加工、面板薄膜等行業。隨著2.5D視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融合,其應用場景也將進一步擴大。
對AI技術在機器視覺應用領域大規模落地,蔡化認為當務之急是收集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提升數據預處理和增強技術,但目前面臨工業領域數據終端不開放,技術、數據不能同時收集的難點,同時工業數據的存儲因數據量大也未完全普及。
海康機器人在2025年將更看重應用場景的深入拓展。在3D視覺方面,將聚焦3D測量、3D抓取。在高光譜成像方面,2024年推出了小尺寸低功耗版的SWIR相機,2025年會持續針對客戶實際需求繼續打磨產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