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精度對于明場顯微鏡至關重要,無論是分析蘇木精和伊紅(H&E)染色切片、開發AI輔助診斷模型,還是進行全片成像。

然而,實現真實的色彩保真度并非易事。不同傳感器捕捉色彩的方式存在差異,光照條件也會進一步影響精度。

此外,手動色彩校正不僅耗時,還難以保持一致性和跨系統的標準化。傳感器的光譜響應和顯微鏡光照的變化可能導致色彩偏移,進而影響人類診斷和AI模型的性能。

特勵達的INFINITY 色彩預設(集成于Spinnaker SDK 4.2中,搭載增強型顯微鏡預設功能,包含預校準的傳感器專用色彩校正矩陣(CCM),無需手動調整即可實現精準色彩還原。

INFINITY色彩預設的重要性

十多年來,特勵達的INFINITY顯微鏡相機在生命科學和顯微鏡領域樹立了高精度色彩準確性的標桿。研究人員信賴INFINITY ANALYZE 7軟件,因為它能在不同光照條件下以極高的精度再現色彩,成為研究和臨床成像中的可靠工具。

如今,這一經過實踐驗證的色彩校準技術已應用于特勵達的機器視覺相機系列,包括Blackfly S、Dragonfly S、Forge、Genie Nano、Lumenera LT系列和Oryx,并通過Spinnaker SDK 4.2中的主機端色彩校正實現。

主要優勢

基于成熟的色彩科學

采用特勵達專有的色彩校準技術開發,并通過INFINITY相機多年實際應用不斷優化。

針對科學應用進行優化

針對多種索尼CMOS傳感器進行校準,確保數字病理學、顯微鏡及其他成像應用中的色彩精度。

適配常見光源

支持LED、鹵素及日光過濾鹵素光源,確保在不同顯微鏡配置下保持色彩的一致性。

無縫集成設計

現已集成至Spinnaker SDK 4.2,可快速應用至自動化成像工作流程。

INFINITY色彩預設的的工作原理

INFINITY色彩預設提供了一種更快速、更便捷的解決方案,無需依賴繁瑣的手動參數調整或復雜的后處理流程:

1.自動檢測相機型號,并根據傳感器的光譜特性自動應用相應的預設。

2.用戶選擇光源(如LED或鹵素),根據顯微鏡光源優化色彩精度。

3.實時應用校正,實現預校準的精度,無需手動微調。

簡單集成:支持GUI與API控制

INFINITY色彩預設設計靈活,可快速集成到任何工作流程中—無論是通過SpinView GUI進行評估,還是通過Spinnaker API集成到生產系統中,都能輕松實現。

實際應用驗證

在數字顯微鏡中,即使是微小的色彩偏移也可能會改變組織的外觀,從而影響人類診斷和AI分析結果。例如,H&E染色切片在某種光照條件下可能呈現完美效果,但在另一種光照下卻可能出現色彩偏移,導致紫色和粉紅色調不夠清晰,難以區分細胞結構。

這正是INFINITY色彩預設的價值所在——它消除了色彩校正中的不確定性。通過針對不同傳感器和光照條件的精度預調校,幫助用戶專注于捕捉精準、可靠的圖像,滿足數字顯微鏡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需求。

轉自:Teledyne Imaging

注: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內容、圖片、視頻來自網絡,僅供交流學習之用,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